首页

女王踩踏在线

时间:2025-05-23 21:39:48 作者:突破人类视觉极限 中国科大制备出神奇隐形眼镜 浏览量:88802

  央视网消息: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10月5日公布今年1至8月份物流运行数据。数据显示,8月份社会物流运行总体稳定,社会物流总额累计保持5%以上的稳定增长。

  1—8月份,全国社会物流总额为225万亿元,同比增长5.4%。从结构看,上下游产业转型升级持续推进,产业升级、物流需求结构调整趋势不断明显。

  从生产看,工业品物流总额保持平稳增长,1—8月同比增长5.5%。从消费看,1—8月份单位与居民物品物流总额同比增长7.8%,年内保持平稳较快增长。线上消费物流需求增长快于实体零售物流。从进出口看,1—8月份进口物流总额同比增长4.3%,出口物流总额同比增长5.0%。在世界经济复苏放缓、全球制造业景气度持续走弱背景下,国际相关物流需求增势有所趋缓。

  升级类产业物流需求持续发展

  今年以来,随着产业持续转型升级,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物流需求结构也在同步调整变化,升级类产业物流需求持续发展,对产业链的贡献度逐步提升。

  从产业看,电子制造等产业呈现持续稳定发展态势,带动上下游链条同步增长。8月份,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物流总额同比增长11.4%,连续10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,带动上下游及消费多领域联动发展。上游的单晶硅、多晶硅等制造物流量同比增长7.2%、20.3%,中游的半导体器件、集成电路进口物流量增长14%左右。终端的消费物流同步向好,末端通讯器材类零售物流总额同比增速,从7月的12.7%加快至14.8%。

  另外,在相关政策带动下,物流需求增量向多元化领域延伸。资源循环利用物流发展较快。8月,再生资源物流总额同比增长9.7%,1—8月累计增速仍保持在10%以上的较高水平。

  物流供给结构不断优化 物流业保持景气运行

  随着产业提质升级,物流供给结构在不断优化,行业调整适配能力增强,跨区域协同性提升,整体运行处在良好景气区间。

  1—8月份,物流业总收入同比增长3.3%,与1—7月份基本持平,物流市场规模保持稳定增长。

  从物流业景气指数来看,8月份业务总量指数为51.5%,环比回升0.5个百分点,物流行业整体继续位于扩张区间运行。

  从不同物流方式看,多式联运、航空货运高效协同物流服务领域快速发展,助力提升产业循环效率;多式联运方面,重点区域重点领域联运业务量呈现良好增长态势。

  航空物流方面,1—8月份民航货邮运输量同比增长26%,延续较为强劲复苏态势。国内区域航空货运机场枢纽作用日益凸显,鄂州、郑州机场带动中部区域8月货邮吞吐量增长超过60%,区域航空物流枢纽网络格局逐步完善。

  价格缓中有升 经营指标呈现积极变化

  随着物流供需整体延续前期改善态势,物流价格水平在稳步恢复,微观主体活力稳中趋升,经营指标呈现积极变化。

  从价格水平看,公路运输方面,8月份,中国公路物流运价指数为104.2点,比上月回升1.03%。沿海散货运输方面,8月份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沿海(散货)综合运价指数月平均值为973.34点,环比回升0.2%。

  重点企业调查数据显示,1—8月份,重点企业物流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.9%,增速比1—7月回升0.8个百分点,在价格回升等多重因素带动下,业务收入增速连续三个月稳定恢复。

  另外,1—8月份,重点企业供应链合同订单数量同比增长20%,特别是大宗商品、综合服务等类型物流企业着力打造差异化、定制化服务,通过数字化手段提高产能利用率。1—8月份,重点企业收入利润率比1—7月份小幅回升0.01个百分点,显示物流企业经营情况进一步边际改善。 【编辑:王超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综合施策确保工业平稳运转

2022年10月,习近平总书记在延安市安塞区高桥镇南沟村考察时指出,“大力发展苹果种植业可谓天时地利人和,这是最好的、最合适的产业,大有前途”,强调“把富民政策一项一项落实好,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,让老乡们生活越来越红火”。

探访上博东馆“雕塑馆”:一部有形的中国古代雕塑艺术“教科书”

2月20日,民众在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八江镇归令村三合屯桃花林里赏花拍照。初春时节,怒放的桃花将侗寨装扮一新,春意融融,美不胜收,吸引不少村民及游客前往观赏游玩。

话剧《暗恋桃花源》专属版开启最长行程全国巡演

【东西问】香港“大豆专家”林汉明:像灌溉农作物一样培育下一代

公告指出,请相关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于2025年6月11日前,依据《药品注册管理办法》(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令第27号)等有关规定,就修订说明书事项向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,并将说明书修订的内容及时通知相关医疗机构、药品经营企业等单位。

请市民商户来“找茬” 优化营商环境成“新春第一会”关键词

同时,广东积极推进市场化机制减碳降碳,截至今年10月底,广东配额累计成交量2.287亿吨,累计成交金额66.17亿元,均居全国区域碳市场首位。在全国率先发布广东碳标签,推动开展粤港碳标签互认示范,广州南沙、深圳福田入选国家气候投融资首批试点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